專業文章
對ICU工作環境建設的思考
點擊次數:3907 更新時間:2013-08-31
作者:仲恒平???? 發表于:《中國衛生工程》雜志2005年第11期
?
關于ICU病房的設置:
ICU應該設置于醫院特定的區域,和普通病房分離。這樣做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干擾,降低交叉感染幾率。最理想的ICU,應該是單獨一層樓,或位于一層樓的一端,以避免和普通病房共同使用常用公共通道。
ICU所收治的病人,大多來自急診室、手術室、術后恢復室等。為便于患者運轉,ICU的位置還應和危重病人人數較多,需要與ICU經常聯系的科室相比鄰,以便于收治和搶救病人。
ICU病房內,每張床的占地面積比普通病房更大。一般在15~20平方米左右較適宜。病床之間可采用玻璃隔斷或軟簾隔斷。這樣,既便于臨床觀察,又可形成獨立隱私治療空間。
ICU病房內以危重病人居多,發生交叉感染的機會也相應增加。因此,ICU最少應設置一個單間病房。
ICU的基本功能輔房,包括醫生辦公室、護士工作站、治療室、配藥室、儀器室、處置間、污物處理室、更衣室、值班室、衛生間等,其布局應遵循潔、污分流的原則。
?
關于ICU病房的內部裝修:
ICU病房內的墻材、地材,宜采用對醫護人員及患者心理有舒緩作用的淡雅顏色,其材質需具有耐磨、耐酸堿、易清潔、防火等特性。根據價格因素,進口千思板、優質不銹鋼板都是很不錯的選擇。
ICU病房內的材質與墻面聯接,應采用圓角處理,以使地面完全處于防塵、防水狀態?,FICU病房地材,大都采用PVC膠地板,品牌也比較多(如LG、潔福、阿姆斯壯等)。在選擇時,材料的厚度及其內在含量和成分,是質量的關鍵。
ICU病房內的洗手設施至關重要,出水籠頭應采用感應式,并設置科學的洗手程序,以便于醫護人員洗手,避免交叉感染。
護士中心檢測臺,是ICU護理人員工作的中心。原則上是在所有病床的中央部位,以扇形設計為佳,它到大部分病床應是等距離的。
?
關于ICU的床頭終端系統設置:
床頭終端系統,是ICU的綜合救治平臺。它將救護單元所需的氣源(氧氣、負壓吸引、空氣)、電源、各類儀器設備(監護儀、呼吸機、輸液泵等)集中兼容,服務于病員,現此部分已成為ICU工作環境建設的重點。
目前,國內、國際有3種床頭終端系統的解決模式:多功能醫療柱系統,橋架式護理吊塔系統,旋轉吊塔系統。
3種模式各有其特性和使用要求。各家醫院可根據各自ICU的醫療水平、規模及病房使用面積大小,選擇最適宜自己情況的方案。
現就本人接觸這3種床頭終端模式的體驗,與大家交流一下其各自的優點和相對不足——
多功能醫療柱(英文power column)的特點:穩定性最強,護理操作面最大,安裝簡便,對病房面積要求較小。然而,相對于橋架式吊塔和旋轉吊臂系統,其擴展性和兼容性就稍顯不足了。
橋架式護理吊塔的特點:可達到干濕分離治療,左右吊架可側向移動及旋轉,從而大大提高醫護人員工作自由度。但是,它對房間的使用面積有嚴格的要求,并且因是重型懸掛物,安裝的難度也相應較大。如果ICU使用面積過小,或安裝不合理,將嚴重影響其使用效果。
在這3種模式中,旋轉吊臂系統的醫護人員工作自由度、可擴展性和兼容性都是最好的,但是它對房間使用面積的要求也是最大的,并且價格偏高!
?
關于ICU病房的照明系統選擇:
ICU病房照明的選擇,與病人、醫生、護士所需適宜照明強度有關。晚間應配有微燈功能。床位上方內嵌式吊燈需外罩,以免病人感到炫目,并應盡量避免直射??紤]到急救時需足夠的亮度,可選擇深度治療燈。